谈起干邑,我们总无法避免地走向陈词滥调:这是一种古老的法国烈酒,只能生产于特定产区,强调风土和固有的法国特色。在干邑的酒标上,你经常能看见法国王权象征百合花以及路易十三和拿破仑等法国偶像,以此强调它的来处。
然而,今天的法国人并不爱喝干邑,苏格兰威士忌才是他们**的烈酒。根据法国权威行业机构
BNIC公布的2021年数据,95%的干邑都被出口到世界其他市场,**的市场是美国,排第二的是则是中国。
干邑在中国是什么形象?我想大家都有体会。如果你同时搜索“干邑”和“中国”两个关键词,大概率会看到:“干邑如何在中国成为地位的象征”、“干邑是中国精英的**烈酒”等等标题。
而在美国,干邑的走红与嘻哈文化紧密相关。干邑隐去了法国历史、宫廷秘闻,抛弃了精英与贵族,也不再强调匠心和优雅,而是依靠嘻哈音乐与说唱歌手,挤入了一个上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
Jay-Z正在用他的格莱美奖杯喝干邑
许多文章都认为2002年Busta Rhymes的一首歌《Pass the Courvoisier》带火了干邑在美国的销售,不过事实上Busta Rhymes只是为干邑在美国的流行又添了一把火。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嘻哈音乐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主流,而干邑市场正在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不论在法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干邑都还被认为是一种无聊、过时的烈酒,销售陷入停滞。然而,随着嘻哈音乐的崛起,这种烈酒突然被几首歌带火了起来。
例如,1992年,**说唱歌手2Pac有一整首歌献给“Hennessy”,他是这样唱到:
“They wanna know who my role model, its in a brown bottle.”
“You know the M-F-model, Hennessy.”
作为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说唱歌手,2pac继续在他的其他歌曲例如《It Ain't Easy》和《Life Goes On》里也提到了干邑。无独有偶,1995年,Mobb Deep在他们的歌曲“Survival of the Fittest”中提到了轩尼诗;1996年,Jay-Z**的单曲《Can't Knock The Hustle》中提到了“Sipping Remy on the rocks”。此后,2Pac的密友Snoop Dog也追随他的脚步,推出《Hennesey'n Buddah》。
本文链接:https://remfly.cn/index/design/detail/id/44.html